微啞著嗓上完今天的產前教育,看到準爸爸一撇初次上課是羞澀的冷面笑將,這次更顯得神采奕奕,練習跳慢舞時,我說「兩個人之間就像跳華爾滋一樣,有規律,但又輕鬆的步伐,帶動著骨盆...」他冷不防一句「那跳恰恰可以嗎?」,你老婆說可以,我真的什麼都可以
說真的,我好期待,不是期待看到臨盆產婦與先生跳恰恰(是也蠻期待的),更是看到一個被支持鼓勵、參與在產前教育中的準爸爸,在整個孕產過程中,演化成將來育兒家庭中最強健可靠的隊友。
會用「演化」就是這樣的過程不會一蹴可幾,產前教育不是為了訓練一個將來會泡奶、換尿布的「人」,除了灌輸知識和責任以外,更是要理解男人和女人轉為親職的過程有多不同,藉由引導,讓他也成為孕產過程中的主角男一號,讓父親的形象在他心中發芽。
產科護理學理論學家Dr. Reva Rubin在1967年提出母性角色任務理論(Maternal Role Attainment Theory),他的學生Dr. Ramona Mercer在1995年以他的立論為繼而研究成為母親的歷程(Becoming a mother),相關轉成母職(transition to motherhood)的研究至今前仆後繼,相形之下,如何轉為父職的研究真的就少了許多。
1950年代開始「去醫院生產」成了普遍現象以後,也使得生產不再是伴侶間可以共享的經驗,以電視文化傳媒的散播,大多的先生剩下的只有「燒水」的功能(電視都這樣演的),但,真的只能這樣嗎?
當然不只有這樣,願我們現在的努力,能真正造福這一代,更影響下一代的孕、產、育兒、家庭觀,讓生育不再是一個人的事,是全家的事,是好孕的事。
「今天先生上完課說,感覺有團隊一起陪產,挺好的!!」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