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在針灸的時候都分外的平靜,靜靜的躺在床上,觀察手上的針,動一動手感受到哪裡會痠,這邊痠那邊痠然後臉一揪覺得身體很有趣(?) 今天躺在床上想到的不是炙燒鮭魚肚,是上禮拜和老師討論到的產前教育,和常被醫療主體視為化外之民的準父親。 社會結構中男性和女性大都使用二分法,用霸權陽剛來建構男性的角色,因此男性本身也會期待或被期待,在婦女生產過程中依然冷靜、強壯、有能力採取行動,但實際上當男性進入女性的生產情境中,傳統的性別秩序顛倒了,女性才是生產的中心,心目中傳統「男性」的地位被削弱了。 在產房中 ,他們對生產過程沒有任何權力或控制 ,對女性和醫療專業人員而言 ,他們更是只能當一個順從的角色。 此外,例如準父親看到準母親經歷疼痛的痛苦 ,他們沒有被準備好要如何參與生產及提供有效的支持 ,所有情境都與霸權陽剛之氣的理想相左,準父親可能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 ,並盡最大努力維持堅強的形象 ,他們想表現他們能提供支持 ,同時也能扮演他們的性別角色。 可是 ,這種情況是難以維持的,這常讓他們感覺很挫敗。 難道,不能讓「人」就僅僅是當「人」嗎? 就是沒有所謂男人的男人,只有稱為「男人」的「人」,很像繞口令我知道,同樣這段話,我也想自我提醒著沒有所謂的醫療人員的醫療人員,醫療人員也應該只是「人」,不管在哪個場域中,仍然能彼此尊重,沒有地位之差,高低之分,單單因為他是個「人」我就尊重他,而且幫助他成為他即將擁有的身份。 準父親的角色,一樣該被賦權,在懷孕、生產、育兒階段該被尊重,他——不只是孩子的爸爸、精子提供者、他是個不折不扣的「人」。 怎麼去強化一個人的動能,就是讓他認識自己的「身份」,尊重他更甚於他尊重自己,喚醒他原本就有的尊貴,而使他也能因此珍重他身邊的人 引用文獻 Connell, R. W. (2003). Gender and power. Oxford, UK: Polity Press. Connell, R. W. (2005). Masculinities. Cambridge, UK: Polity Press.